當氣體流過空氣過濾器時,其中的顆粒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分離。對于那些顆粒大小超過過濾材料間隙的,它們可以通過機械方式被“篩選”出來。這個方法通常適用于大于1毫米的顆粒。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過濾材料纖維越細越密集,過濾效率也就越高。
那么對于小于1毫米的顆粒,如果采用纖維材料進行收集,就需要考慮以下三個物理特性:慣性嵌入、攔截以及擴散。慣性嵌入是針對相對較大的顆?;蚋咚贇饬?,由于顆粒具有較大的慣性,它們會直接沖向纖維并與之發(fā)生碰撞。這種機制主要針對大于1微米的顆粒,且隨著顆粒大小的增加,其重要性也隨之增加。
攔截機制則是在顆粒隨氣流移動時發(fā)生,當顆粒的直徑大于主流與纖維邊界之間的距離時,顆粒就會被攔截。而由擴散引起的顆粒沉積是指那些非常小的顆粒,并非隨主流流動,而是基于布朗運動在流體中隨機移動。這個機制在處理較小顆粒和低氣流速的應用中越來越重要。
實際上,空氣過濾器的粒子分離能力是以上所有機制的組合效果,適用于不同大小的顆粒。但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實中的每個空氣過濾器都是一種簡化版本,因為并沒有哪種過濾器可以有效處理所有大小的顆粒。流速對不同粒徑的分離能力的影響也并非決定性因素。一般來說,顆粒大小在0.1微米到0.2微米之間的微粒是蕞難被分離的。
綜上所述,一款聯(lián)合空氣過濾器的總過濾效率應當是所有上述機制的效果總和。每種機制的重要性、適用的顆粒大小以及總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大氣氣溶膠的粒度分布、空氣流速以及過濾介質的纖維直徑分布。
空氣過濾器還可以處理氣溶膠中的油和水。這些物質的行為與其它顆粒類似,也可以使用凝聚型空氣過濾器進行分離。在過濾器中,液態(tài)氣溶膠會凝聚成較大的水滴,然后因為重力作用沉積到過濾器底部。如果需要分離含有油的水蒸氣,空氣過濾器需要配備適當的吸附材料,常用的是活性炭。
無論如何,所有的過濾過程都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壓力下降,這將在壓縮空氣系統(tǒng)中造成能量損失。那些具有密集結構的精密空氣過濾器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壓力降,并可能更容易堵塞,這就需要更頻繁地更換過濾器,從而增加維護成本。
考慮到顆??偭恳约八陀偷拇嬖?,空氣質量通常由ISO8573-1標準來定義。該標準是空氣純度的行業(yè)標準。為了降低在嚴格過程中空氣污染的風險,建議只使用級別為0的壓縮空氣。此外,過濾器應當能夠正常處理額定流量,并有足夠的容量以應對一定量的堵塞引起的壓力降低。